统计职业道德是统计工作者政治信仰、工作宗旨、职业伦理和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在引导和规范统计干部正确履职尽责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全国统计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开展诚信统计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奋力迈向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作为新时代的统计人,我们应以诚信为准则,以数据为笔墨,持续擦亮诚信底色,在统计工作的平凡岗位上书写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答卷。
一、诚信诚实是统计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求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诚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根基,更是统计工作者安身立命、统计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审议《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时强调“统计是诚信、诚实的职业”,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为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统计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科学决策的“指南针”、检验工作成效的“度量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真实性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精准度和制定实施民生政策的有效性。统计数据是用数字书写的历史,每一个流经我们指端的数据都代表着历史长卷中的一笔丹青。从“两弹一星”元勋们用算盘计算出的精确数据,到当代统计人践行的“数出有据、真实可信”准则,诚信诚实始终都是统计事业传承不息的精神基因。每一名统计人要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着力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使统计职业道德规范全面转化为统计干部普遍认同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始终将“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准确完整”作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第一条戒律,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来对待这份神圣的工作,让数据经得起国家、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二、诚信与诚实是统计干部履行职责的首要任务
当前,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这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以高质量的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地反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统计干部应通过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将提供真实统计数据作为首要职责,矢志不渝地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提供优质统计服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统计工作的更大作为。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修订完善与《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的出台,构建起防范统计造假的“制度防火墙”。作为一线统计人员,我们既要用“敢为求是去拼搏,数字不实誓不休”的态度去治数,建立“原始记录规范、台账齐全”的工作机制,认真完成每一项数据的采集、审核、传输、加工、存储和发布,绝不留下丝毫死角和盲区;又要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神去抗压,竭力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信和准确完整,时刻绷紧法治之弦,坚决抵制“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等违法行为。例如,在参与企业数据核查时,曾遇到企业以非生产产品为借口拒绝将劳务收入计入产值。我们坚持以报表制度为准绳,以所获发票为依据,及时退回报表并指导其予以修正。正是这种“零容忍”态度,才能让诚信诚实的优良作风在统计工作的全流程中熠熠生辉。
三、诚信诚实是统计干部成长进步之动力源泉
统计干部若缺乏共同遵循的职业道德,便难以胜任统计工作。个人层面的诚信行为是构建统计诚信体系的基石,只有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统计干部才能充分展现才华、投身事业。就我个人而言,从初入统计系统时从事贫困监测调查,到如今负责规上工业、能源、战新统计调查工作,我深刻认识到诚信在统计调查工作中的重要性。比如说,贫困监测新调查点的记账户起初在每月的收支记账中,有瞒记、漏记收入的现象,经过我们的培训指导后,他们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巨大转变:记账户每月如实、准确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可以为国家在制定实施大病救助、住院报销、慢病门诊报销等涉及民生福祉的政策时,提供最真实、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和依据,记账这件事虽然琐碎但意义重大。思想认识转变后,记账户对“收支两条线”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他们账目里的利息、养老保险金等直接发放至个人银行账户里的收入项不再遗漏,整个源头数据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同时我现在从事的规上工业、能源、战新统计工作中,对数出有据坚持做到常抓不懈,个别企业最初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提供相关凭证,经过多次培训指导和沟通协调后,现在要求上报的凭证、发票都能如数高质提供。在对数据奇异值、凭证与平台报送数据的差异原因进行分析与探讨的过程中,不仅督促调查对象准确、如实填报数据,还将调查对象的诚信与诚实融入统计数据采集的各个环节。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自身不断汲取知识、更新认知,更有效确保了统计数据源头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从而较好地践行了诚信诚实的统计职业操守。
四、诚信诚实是统计事业健康发展之必要途径
当前,统计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和形势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诚信与诚实业已成为统计工作最鲜明的价值底色。唯有坚守诚信与诚实的原则,统计工作方能赢得社会的广泛信任与认可,从而为统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统计事业作为党的事业,听党话、跟党走是统计干部的优良传统。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调查对象的积极支持与配合。200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明确强调了诚信统计原则,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这不仅是各级政府、统计机构和各部门对社会公众的庄严承诺,更是我们获取真实统计资料的前提,是履行法律义务的具体体现,是践行诚信统计的重要举措。通过举办统计开放日,我们增进群众对统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依托信用中国平台,公示统计诚信单位和个人;利用统计领域的典型案例,开展诚信与诚实的警示教育。唯有形成多方联动的治理格局,方能使诚信统计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进而推动统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诚信统计不仅是职业的底线,也是爱国奋斗的具体体现。我们应牢固树立“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坚决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指引,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将诚信诚实的基因深深融入统计工作的血脉之中。用真实可靠的数据,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有力的数据支撑!